來源:中國貿易報 作者:姚為群 2023-05-09 09:25:09
第 133 屆廣交會線下展于5月5日在廣州圓滿落幕。據商務部統計數據,本屆廣交會現場出口成交 216.9 億美元,其中4月15日至5月4日線上出口成交34.2 億美元,出口成交好于預期。但展望今年全年,我國出口增長依然面臨很大的壓力。
從需求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通脹高企,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外遷,個別國家搞針對性排他性小圈子,需求不足是目前外貿出口面臨的主要挑戰。從供給看,今年一季度,民營企業占我國出口總值逾61%,以一般貿易為主但受制于外銷訂單;外資企業約占21%,以進料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為主但受母公司調控;國有企業僅占8%,且在進出口中比重均低于民企和外企。鑒于此,我國外貿出口急需變被動為主動。
黨的二十大要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面對內外挑戰,要依托我國已形成的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的制造業體系和滿足國際市場多樣化需求的供給能力,發揮好自身比較優勢,可持續地提升我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避免陷入消極被動的國際循環,積極塑造高水平的主動型國際循環。
在政府層面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出口規模穩定增長,促進出口方式創新發展,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開拓,促進出口扶商環境優化的同時,要發揮重點產業出口引領作用。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一季度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出口合計增長近67%,反映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出口的促進作用明顯,表明提升新技術高增加值制成品的出口水平將是我國企業通過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以供給創造消費新需求、增強產品出口競爭力以及打造海外市場新空間的一條新路。
由于全球價值鏈增值環節比較優勢的變化,加之地緣政治因素,不少外企和民企將總裝環節外遷,但其高檔原材料和復雜零部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需依賴從中國進口,作為其上游的中國企業要在合規的前提下,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控制成本,穩定中間品出口
國企要在穩固國民經濟大循環的同時,加快融入國際經濟循環,要將我國和“一帶一路”倡議、RCEP和其他自貿協定的伙伴國家和地區視為統一市場,按全球價值鏈生產和服務環節的比較優勢配置要素,通過出口實現中間品“產地銷”,通過投資實現最終制成品“銷地產”,或出口第三方,或返銷中國,提升國企在我國出口中的作用。
民企要借鑒日韓企業國際化的經驗,加強集成創新,構建全球銷售網絡,變被動接訂單為供應滿足國際消費者偏好、價廉物美的中國品牌專精新特產品,可持續實現“在中國,為全球”的理念,進一步提高民企在我國出口中地位。
外企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構建內外雙循環最佳的戰略鏈接點,要依托自貿試驗區,以落實國民待遇為核心,真正實現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充分發揮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的優勢,穩定和加大吸引以中國為基地的跨國企業向全球出口產品和服務,共享“一帶一路”倡議、RCEP和我國其他雙邊自貿協定帶來的機遇和市場空間。
運輸方式在促進出口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要在穩定遠洋貨運的基礎上,整合航空貨運資源,利用上海、北京和廣州三大航空樞紐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發展我國高增加值產品的出口;要進一步挖掘中歐班列的潛力,拓展我國的陸路貨物出口;要發揮多式聯運的優勢,實現海運、水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間的優化配置,提升協同能力,有力促進貨物出口。
貿易方式和內涵創新是穩定我國出口的一條重要路徑,要積極拓展跨境服務貿易,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水平,支持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拓展跨境服務功能;要發展知識貿易,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促進技術出口和許可證出口;要發展數字貿易,充分挖掘跨境電商發展潛力,鼓勵跨境電商模式創新,進一步提升電商對我國貨物出口的推進作用;要大力發展綠色貿易,厘清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國際綠色低碳產品貨物重點領域,為開拓綠色產品出口市場奠定基礎。
要吸收國外經驗,努力建設適應企業需求的海外經貿網絡,變坐商為行商,鼓勵擁有大量國際業務的大型工貿企業、大型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出口目的地開設辦事處,鼓勵貿促會、進出口商會、行業協會等機構在中小企業和服務外包企業的訂單來源地、出口目的地開設辦事處,打造企業、商協會和政府主管部門三個層次的海外經貿網絡。
我國是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國、進口大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的國際化是我國發展離岸貿易的重要一環,要以我國各期貨交易所為主要平臺,持續推出更多可交易的大宗商品,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擴大我國進出口貿易;要深化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的應用,建立有真正意義的外商作為會員企業的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的“國際版”,結合大宗商品交易來發展離岸貿易。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變化莫測,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全球貿易發展將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出口前景依然承壓,尤其是外需不振、地緣政治等因素將對我國出口發展帶來更大考驗,實現全年外貿促穩提質目標、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仍需付出艱苦的努力,出口企業更要精心謀劃、精準施策,創新克難穩出口。(作者系中國貿促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